自贸网|自由贸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资讯 » 正文

种子检验的发展历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01  浏览次数:54
核心提示:种子检验是伴随着种子交易的出现而出现,随着种子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18世纪60年代的欧洲,随着种子交易的出现,不法商贩惟利是
 种子检验是伴随着种子交易的出现而出现,随着种子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18世纪60年代的欧洲,随着种子交易的出现,不法商贩惟利是图,贩卖伪劣种子的事件时有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为了维护种子贸易的正常开展,种子检验应运而生。
1869年,德国诺培博士(Dr. Friedrich Nobbe)率先在萨克森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种子检验实验室,开展种子真实性、净度和发芽率等种子质量特性检验工作,在总结前人工作经验和自己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1876年编写出版了《种子学手册》,标志着种子检验科学的诞生。诺倍博士就成为国际公认的种子检验和种子科学的创始人。
1871年穆勒霍斯特(E.Moller-Holst)在丹麦哥本哈根建立了种子检验室。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欧洲种子检验发展迅速,奥地利、荷兰、比利时和意大利等国先后建立了类似的检验室。截止1893年欧洲的检验室达到130余个。
1876年美国成立了第一个种子检验站;
1894年美国农业部种子检验室建成;
1897年颁布了标准种子检验规程;
1900年开始在高等农业院校培训种子检验人员。随着国际种子贸易的发展,国际间种子检验技术的交流、沟通与合作也日益广泛。
1906年在德国召开了第一次国际种子检验大会。
1908年在美国和加拿大两国成立了“ (北美)官方种子分析家协会”(Association of Official SeedAnalysts,缩写为AOSA)。
1921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第三次国际检验大会上成立了“欧洲种子检验协会”(European Seed TestingAssociation,缩写为ESTA)。
1924年在英国剑桥召开了第四次国际种子检验大会,大会决定把种子检验活动延伸至全世界,将欧洲种子检验协会改为现在的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nternational Seed TestingAssociation,缩写为ISTA)。
ISTA是唯一一个专业从事种子检测的国际组织,现在已在世界上70多个国家拥有会员。成立ISTA的主要目的是制定、修订、出版、推行种子扦样和检测标准程序,并促进在国际种子贸易中统一使用这些程序。
1931年制定了第一个国际种子检验规程。
我国的种子检验工作开始较晚。新中国成立之初没有专门的种子检验机构,检验工作由粮食部门或商检部门代行。
1956年在农业部设立种子管理局和种子检验室。
1957年农业部种子管理局组织浙江农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在北京举办了种子检验培训班,开始了我国的种子检验工作。
1983年和1984年分别颁布和实施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1985年和1996年分别颁布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和《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
1996年“种子工程”的实施,伴随《种子法》的颁布实施,也为我国种子检验整体水平的稳步提高提供了保证。
(本文由 农业仪器网 编辑整理,相关推荐>> 种子检验仪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